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的试剂对白细胞分类的三大作用
加入时间:2012-08-20 11:05:06 当前新闻点击率:5208
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所用试剂主要包括溶血素、染液。溶血素主要是嗜酸溶血素和嗜碱溶血素,染液则根据染色原理及染色目的不同,可分为化学染色、核酸染色、过氧化物酶染色等。现在主要从试剂方面对血液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作用原理以及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做以下阐述。
第一、血液分析仪之光学法+过氧化物酶染色
用过氧化物酶染色剂对WBC进行初步区分,再结合嗜碱/核通道的差异裂解原理,最终将五种白细胞准确区分开来。过氧化酶染色技术主要是利用白细胞胞浆内各成分对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差异来区分,其中嗜酸性粒细胞对过氧化物酶活性为“++++”,中性粒细胞对过氧化物酶活性为“+++”,单核细胞对过氧化物酶活性为“++”,而淋巴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与过氧化物酶不反应,这样通过染色的方法可将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区分开;同时结合嗜碱/核通道的差异裂解原理可将嗜碱细胞和白细胞总数检测出来,这样白细胞总数减去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即得出淋巴细胞数量,最终将五种白细胞准确区分开来。
第二、血液分析仪之光学法+化学染色
化学染色剂对细胞脂质和蛋白组分进行染色,在35度下进行孵育,对单核细胞的初级颗粒、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特异颗粒进行不同程度的染色,同时对细胞的膜(细胞膜、核膜、颗粒膜)也进行不同程度的着色,由于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对染色剂的着色程度不同,在激光或氖灯的照射下,激发出的光强度也不同,每种细胞特定的细胞核形态和颗粒的结构造成光散射的强度不同,因此可以在散点图中同时得到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的结果。同时在BASO/WBC检测池中,全血样品与嗜碱溶血素混合,在35度恒温下,溶解红细胞,并使除嗜碱性粒细胞外的其他白细胞变成裸核。细胞通过鞘流微孔,每个细胞产生与细胞体积成正比例的电子脉冲,绘制出BASO/WBC直方图,依据阈值设定,区分出白细胞裸核和嗜碱性粒细胞,结合化学染色对白细胞进行四分类,即可完成对白细胞的五分类。
第三、血液分析仪之光学法+核酸染色
1、血液分析仪白细胞4分类通道
在“DIFF”通道,嗜酸溶血素将红细胞与嗜碱性粒细胞破坏,保留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然后核酸染色剂将上述保留细胞的DNA/RNA染色,由于各类细胞的核型不同、胞浆内DNA、RNA的含量不同、DNA/RNA染色强度不同,因此在分类散点图所占的位置即不同。利用激光和流式细胞原理,当血细胞通过血液分析仪检测通道时,在流式通道内,稀释后的血液从样本口低速进入快速运动的鞘液流中,因为稀释后的血样和鞘液的流速不同,所以不会混合,形成一个直径30微米的液流使血液样本呈一条细线穿过检测通道,在激光的照射下激发出荧光,根据荧光强度的不同以及不同角度的散射光绘制成二维散点图,对白细胞进行分类。散点图纵座标(Y轴)表示侧向荧光强度,反映核酸染料对DNA/RNA的染色强度,横座标(X轴)表示侧向散射光强度,反映细胞的内容物(核和颗粒)。
2、血液分析仪的白细胞计数和嗜碱性粒细胞通道
在嗜碱溶血素的作用下,红细胞和血小板破碎,除嗜碱性粒细胞外的其他白细胞变成裸核。这样裸核数量加上嗜碱性粒细胞数量即为白细胞总数,再根据激光照射后散射光的不同,区分出嗜碱细胞。Y轴表示前向散射光,反映细胞体积,X轴表示侧向散射光,反映细胞内容物(核和颗粒)。结合上文4分类通道对白细胞进行4分类,即可完成对WBC总数计数及对白细胞的五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