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分析仪历史长河中取得了哪些技术进步?
加入时间:2011-11-17 09:41:20 当前新闻点击率:4268
普朗医疗器械公司资讯--血液分析仪历史长河中取得了哪些技术进步? 随着各种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实验室工作对仪器设备需求的不断增加, 血液细胞分析仪的各项用途和用法也有不断的进展,这首先体现在血液分析仪应用的方便性、准确性和尽可能增加的参数上。 1、血液分析仪稀释技术的进步: 早期的血液分析仪一般要求在测定前先进行人工稀释,因此许多操作要求直接取20~40ul 的末梢血加到稀释液中。白细胞稀释比例多在1:251 和1: 501倍,红细胞则需要进行二次稀释, 稀释倍数在6.25~25万倍之间, 然后再将稀释好的标本放入计数杯内进行计数,而且需要在白细胞稀释悬液中加入溶血剂。由于人工稀释费时费力且精确性差,随后的一些血细胞计数仪增加配置了专用的稀释器, 专供该型号的仪器进行机外稀释,这样减少了人工稀释带来的误差和麻烦,提高了效率。然后现代的血细胞分析仪则更加先进,已经将自动稀释技术,自动进样方式全部添加到仪器本体内,即提高了技术含量、取样和稀释的精确度,使得进样的速度和可操作性更加方便,同时使得检测速度加快。 2、血液分析仪参数的增加:前面谈到早期的血液计数仪仅能进行红白细胞计数, 而且是需要通过切换分别进行红白细胞得计数, 所以将其称为血细胞计数器是恰当得。由于血常规检验对血红蛋白测定的需求增加,沙利比色法由于精度和操作不便不能满足临床需求,已经有单独的血红蛋白比色计配备,将加入专用的溶血剂后的样本进行白细胞计数后再将其倒入血红蛋白比色计, 即可得到比色法测定的血红蛋白结果。此时期国内使用最多的血细胞计数仪是Coulter ZF 型和血红蛋白计(图5)。由于对血红蛋白测定要求的增加,因此在仪器内增加一套比色装置,就可方便的测定血红蛋白。电阻法定细胞数量的同时还可对细胞体积进行测定,因此对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测定和计算也成为血球计数仪的标准参数。1975 年日本东亚公司(TOA, Sysmex 的前身) 推出了包含以上7 个参数的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器CC-710 和CC -720 型。 3、血液分析仪定量部的改进:仪器为了准确进行细胞计数,除了要准确稀释血液外, 对直接进入计数小孔内的液体量也要进行定量控制,因此血液细胞分析仪对定量部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在血细胞计数仪开始阶段, 人们设计了U型水银管压力计,通过水银的重量和在两个电极间的距离来控制吸入的标本量。后来人们通过两只光电管来了解液体通过一个固定距离所需要的时间和容积来控制标本的吸入量,还有一些公司设计并使用了微量注射器技术以及浮球定量技术来控制计数样本的量。最新的光电计时容量控制技术控制标本进入计数区的量,可以使得进入计数区域的细胞悬液定量更加准确和无污染、同时还可判断小孔是否出现堵塞或半堵塞问题,以及便于维护。 4、血小板计数功能的增加:血小板是血细胞中最小的粒子,早期的血细胞计数仪均不包含血小板计数。60 年代起国外开始研制血小板计数仪,70 年已经有比较成熟的产品,这类仪器一般需使用PRP 血浆进行, 即使用特殊的离心速度将红细胞和白细胞进行沉淀,使上层血浆中尽量保存最为丰富的血小板,然后应用这种PRP 血浆进行血小板计数。 5、自动取样技术: 由于血液分析仪需要对全血进行自动取样和稀释, 因此取样量也同样需要精确控制。最初的仪器是需要进行手工取样和稀释的,后来逐渐有了外置式专用取样稀释器。再后来仪器内部设置了内置式负压取样稀释器,根据负压量的大小来吸取血液样品,这对控制负压的精确度要求很高,此外还有微量注射器取样技术,依靠光电管控制血液取样量的技术等。目前认为采用旋转阀取样技术是比较精确的方法,旋转伐内部有多个按一定体积设计的小孔,当血液进而后,旋转伐从吸入的小孔转向排出的小孔,此时血液不能再进入,而孔内保留的固定量的血液进入仪器的稀释部,然后清洗,再进入下一次循环。目前许多更加先进的血液分析仪均采用陶瓷制的旋转阀来分配血液标本。 声明:本文由血液分析仪厂家普朗医疗设备公司发表,媒体间转载请注明来源。 下一篇:
|